Skip to main content

初高衔接

本章是一些初中不讲,但高中默认掌握的知识。

参考资料

乘法公式

平方公式

在初中阶段,我们学过的 33平方公式

  1. 平方差公式
a2b2=(a+b)(ab)a^2-b^2=(a+b)(a-b)
  1. 完全平方和公式
(a+b)2=a2+2ab+b2(a+b)^2=a^2+2ab+b^2
  1. 完全平方差公式
(ab)2=a22ab+b2(a-b)^2=a^2-2ab+b^2

立方公式

我们将 完全平方和公式 中的平方修改为 立方,得到:

  1. 完全立方和公式
(a+b)3=(a+b)(a+b)(a+b)=(a2+2ab+b2)(a+b)=a3+2a2b+ab2+a2b+2ab2+b3=a3+3a2b+3ab2+b3\begin{aligned} (a+b)^3 &= (a+b)(a+b)(a+b) \\ &= (a^2+2ab+b^2)(a+b) \\ &= a^3+2a^2b+ab^2+a^2b+2ab^2+b^3 \\ &= a^3+3a^2b+3ab^2+b^3 \end{aligned}

同理,将 完全平方差公式 中的平方修改为 立方,得到:

  1. 完全立方差公式
(ab)3=(ab)(ab)(ab)=(a22ab+b2)(ab)=a32a2b+ab2a2b+2ab2b3=a33a2b+3ab2b3\begin{aligned} (a-b)^3 &= (a-b)(a-b)(a-b) \\ &= (a^2-2ab+b^2)(a-b) \\ &= a^3-2a^2b+ab^2-a^2b+2ab^2-b^3 \\ &= a^3-3a^2b+3ab^2-b^3 \end{aligned}

完全立方和公式 移项,并提取公因式,得到:

  1. 立方和公式
a3+b3=(a+b)33a2b3ab2=(a+b)33ab(a+b)=(a+b)((a+b)23ab)=(a+b)(a2ab+b2)\begin{aligned} a^3+b^3 &= (a+b)^3-3a^2b-3ab^2 \\ &= (a+b)^3-3ab(a+b) \\ &= (a+b)((a+b)^2-3ab) \\ &= (a+b)(a^2-ab+b^2) \end{aligned}

同理,将 完全立方差公式 移项,并提取公因式,得到:

  1. 立方差公式
a3b3=(ab)3+3a2b3ab2=(ab)3+3ab(ab)=(ab)((ab)2+3ab)=(ab)(a2+ab+b2)\begin{aligned} a^3-b^3 &= (a-b)^3+3a^2b-3ab^2 \\ &= (a-b)^3+3ab(a-b) \\ &= (a-b)((a-b)^2+3ab) \\ &= (a-b)(a^2+ab+b^2) \end{aligned}

公式总结

这就是高中阶段常用的 44立方公式

(a+b)3=a3+3a2b+3ab2+b3(a+b)^3=a^3+3a^2b+3ab^2+b^3 (ab)3=a33a2b+3ab2b3(a-b)^3=a^3-3a^2b+3ab^2-b^3 a3+b3=(a+b)(a2ab+b2)a^3+b^3=(a+b)(a^2-ab+b^2) a3b3=(ab)(a2+ab+b2)a^3-b^3=(a-b)(a^2+ab+b^2)

因式分解

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拆分为两个或多个因式相乘的过程。

公式法

将每一项凑成 乘法公式 的形式。

Example

分解因式 x41x^4-1

解得 x41=(x2)212=(x2+1)(x21)=(x2+1)(x+1)(x1)x^4-1=(x^2)^2-1^2=(x^2+1)(x^2-1)=(x^2+1)(x+1)(x-1)

十字相乘法

假设:

Ax2+Bx+C=(ax+b)(cx+d)Ax^2+Bx+C=(ax+b)(cx+d)

展开:

Ax2+Bx+C=(ax+b)(cx+d)=acx2+(ad+bc)x+bdAx^2+Bx+C=(ax+b)(cx+d)=acx^2+(ad+bc)x+bd

AA 拆分为 acacCC 拆分为 bdbd

A=ac,C=bdA=ac,C=bd

使其十字相乘后等于 BB

ab×cd\begin{array}{c} a \\ b \end{array} \times \begin{array}{c} c \\ d \end{array} B=ad+bcB=ad+bc
Example

分解因式 x2x6x^2-x-6

11×23\begin{array}{c} 1 \\ 1 \end{array} \times \begin{array}{c} 2 \\ -3 \end{array}

所以 x2x6=(x+2)(x3)x^2-x-6=(x+2)(x-3)

长除法

在解高次多项式方程时,如果已经找到一个根,就可以用 因式定理 把多项式拆成更简单的形式。

这样能一步步降低次数,方便继续求解:

  1. 先找到多项式 f(x)=0f(x)=0 的一个根 aa。(尝试代入一些数,看结果是不是 00
  2. 根据因式定理,如果 f(a)=0f(a)=0,那么 (xa)(x-a) 就是 f(x)f(x) 的一个因式。
  3. 长除法f(x)f(x) 除以 (xa)(x-a),得到一个新的多项式 g(x)g(x)
  4. 除了 x=ax=a 以外,f(x)=0f(x)=0 的其他解,正好都是 g(x)=0g(x)=0 的解。
  5. 因为 g(x)g(x) 的次数比 f(x)f(x) 低,继续求根会更简单。
Example

分解因式 x3+2x24x+1x^3+2x^2-4x+1

注意到 x=1x=1 是方程的一个根:

x3+2x24x+1x1=x2+3x1\frac{x^3+2x^2-4x+1}{x-1}=x^2+3x-1

所以 x3+2x24x+1=(x1)(x2+3x1)x^3+2x^2-4x+1=(x-1)(x^2+3x-1)

二重根式

利用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的等式变形方法,可以化简二重根式(嵌套根式)。

引入

在解数学题时,有时会遇到一些二重根式的结果。

例如,在一个 15°15\degree 的直角三角形中,两条直角边 ABABACAC 分别为 2+32+\sqrt 311

现在要计算斜边 BCBC 的长度。根据勾股定理:

BC=AB2+AC2=(2+3)2+12=8+43BC=\sqrt{AB^2+AC^2}=\sqrt{(2+\sqrt 3)^2+1^2}=\sqrt{8+4\sqrt 3}

但这并不是最简答案,还可以进一步化简。

定义

一般的二重根式的形式如下:

a±b\sqrt{a\pm\sqrt b}

推导

我们设最终结果为 x+y\sqrt x+\sqrt y

8+43=x+y\sqrt{8+4\sqrt{3}}=\sqrt{x}+\sqrt{y}

则有:

8+43=(x+y)2=x+y+2xy8+4\sqrt{3}=(\sqrt{x}+\sqrt{y})^2=x+y+2\sqrt{xy}

我们可以令:

x+y=8x+y=8 2xy=432\sqrt{xy}=4\sqrt{3}

注意到一组正整数解:

x=2,y=6x=2,y=6

所以化简结果为:

8+43=2+6\sqrt{8+4\sqrt{3}}=\sqrt{2}+\sqrt{6}

总结

对于一般的二重根式:

a±b\sqrt{a\pm\sqrt{b}}

找到一组正整数 xxyy,使得:

x+y=a,xy=b4x+y=a,xy=\frac{b}{4}

这样就可以化简为:

a±b=x±y\sqrt{a\pm\sqrt{b}}=\sqrt{x}\pm\sqrt{y}
tip
  1. 并非所有的二重根式都能化简。
  2. 能化简的结果也可能不止一个。
Example

化简 526\sqrt{5-2\sqrt{6}}

526=23=32\sqrt{5-2\sqrt{6}}=\left|\sqrt{2}-\sqrt{3}\right|=\sqrt{3}-\sqrt{2}

不等式

有些课程和教辅中会讲解不等式,但高中阶段也会学习相关内容,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起了。

详见 不等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