逻辑
逻辑是数学思维的根基,它为我们提供了从已知推演未知、分辨真假的普遍法则。
参考资料
命题
定义
在初中阶段,我们已经对 命题 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《人教版高中数学·必修一》:一般地,我们把用语言、符号或式子表达的,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叫做命题。判断为真的语句是真命题,判断为假的语句是假命题。
命题通常用 等小写字母表示。
引入
我们从生活中的一个示例开始。
假设 你被 XX 大学录取 需要同时满足 个条件:
- 完成高中学业;
- SAT 分;
- TOEFL 分。
简单命题
我们称只包含一个判断,不能再分的命题为 简单命题。
例如“你被 XX 大学录取”、“你完成高中学业”等都是简单命题。
复合命题
类似英语中的简单句和复合句。
由简单命题通过 逻辑联结词 组合而成的命题称为 复合命题。
复合命题有 种类型:否定、合取、析取、蕴涵和等价。
再往后就是大学阶段的《数理逻辑》和《离散数学》等课程的内容了。
蕴涵
我们定义一个复合命题来描述两个简单命题 和 之间的 蕴涵 关系,形式为“若 ,则 ”。
我们设命题 为“你被 XX 大学录取”,命题 为“你完成高中学业”。
这样命题就变成了“若 ,则 ” 的形式,而 可以推出 ,就说 蕴含 ,记为:
但反过来说“若 你完成高中学业,则 你被 XX 大学录取”,这个命题不成立, 不能推出 ,记为:
等价
如果“若 ,则 ”及其 逆命题“若 ,则 ”都为真,即:
则两个命题 等价,记为:
这两句话本身也可以用等价表示:
否定
命题 的 否定 就是把命题 取反,记为:
显然 和 必有一个真,一个假。
例如命题“你被 XX 大学录取”的否定就是“你没被 XX 大学录取”。
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
充分条件
如果命题 (你被 XX 大学录取)成立,就可以 充分 说明命题 (你完成高中学业)成立,所以我们称 是 的 充分条件。
必要条件
反过来,如果命题 (你完成高中学业)成立,命题 (你被 XX 大学录取)成立是 必要 的,所以我们称 是 的 必要条件。
充要条件
如果 即是 的充分条件,也是 的必要条件,我们称 是 的 充分必要条件,简称为 充要条件。
总结
对于两个命题 :
- 如果“若 ,则 ”成立,则 可以推出 ,记为 。
- 如果“若 ,则 ”不成立,则 不能推出 ,记为 。
- 如果 (),则称 是 的 充分必要条件。
- 如果 ,则称 是 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。
- 如果 ,则称 是 的 不充分必要条件。
- 如果 ,则称 是 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。
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
全称量词
短语“所有的”“任意一个”在逻辑中通常叫做 全称量词,用符号 表示。
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,叫做 全称量词命题。
全称量词命题只有在 所有情况 下都成立时才为真。
全称量词命题“所有实数 的 次幂都等于 ”可以表示为:
这个命题是假的,因为当 时不成立。( 属于未定式)
存在量词
短语“存在一个”“至少有一个”在逻辑中通常叫做 存在量词,用符号 表示。
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,叫做 存在量词命题。
存在量词命题只要在 某个情况 下成立时就为真。
存在量词命题“存在整数 的平方等于 ”可以表示为:
这个命题是真的,因为当 或 时成立。
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
全称量词命题:
它的否定为:
全称量词命题 的否定是 存在量词命题。
考虑全称量词命题“所有实数 的 次幂都等于 ”:
它的否定是“并非所有实数 的 次幂都等于 ”,换句话说就是“存在实数 的 次幂不等于 ”:
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
存在量词命题:
它的否定为:
存在量词命题 的否定是 全称量词命题。
考虑存在量词命题“存在整数 的平方等于 ”:
它的否定是“不存在整数 的平方等于 ”,换句话说就是“所有整数 的平方都不等于 ”: